寶寶告別O型腿,這些你要知道
當了媽才知道,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刻莫過于寶寶睡著了。寶寶睡著了,崩了一天的腦神經終于可以放松片刻,看著睡夢中的小人,活脫脫一個小天使呀。咦!寶寶的腿怎么像個大青蛙?立即給他把腿拉直,可手一松,寶寶的腿又彎曲了,天哪!寶寶不會是羅圈腿吧? 這腿怎么老伸不直呢?會不會是尿不濕惹的禍?要不要幫寶寶綁腿呢?什么是羅圈腿?羅圈腿又叫O型腿,醫(yī)學名叫膝內翻,是指3個月以上寶寶在雙踝關節(jié)并攏并伸直膝關節(jié)的情況下,兩側膝關節(jié)不能靠攏。引起孩子羅圈腿的原因?缺乏維生素D造成羅圈腿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缺乏維生素D,寶寶缺乏維生素D容易引起骨質鈣化不足而質地松軟,肌肉關節(jié)松弛,寶寶的腿部在直立行走時在重力作用下就會變形。值得注意的是純母乳喂養(yǎng)的寶寶也需要補充維生素D。過早站立或學步寶寶過早站立或學步,也是導致羅圈腿常見原因。很多家長過早讓嬰兒在大人腿上蹦跳,過早“訓練”孩子站立、行走。一般情況下,寶寶6個月后,才可以適當進行撐站練習,1歲左右訓練牽手走路,孩子學站和學步是水到渠成的發(fā)育過程,過早干預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損傷。那些關于羅圈腿的“流言”?有的寶寶剛5、6個月就喜歡站立,但不能因此就讓他一直站。寶寶處于生長發(fā)育旺盛階段,骨結構以軟骨成分為主,骨骼富有彈性,可塑性強,肌肉的力量比較薄弱,骨骼容易彎曲變形,長期處于一種姿勢,就會出現(xiàn)畸形。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羅圈腿讓寶寶仰臥,然后用雙手輕輕拉直寶寶雙腿,向中間靠攏。正常情況下寶寶的兩腿靠攏時,雙側膝關節(jié)和踝關節(jié)之間是并攏的,如果有間隙,且間隙超過10厘米,很可能就是羅圈腿了,家長應馬上帶孩子就診。羅圈腿會遺傳嗎如果父母的羅圈腿是后天導致的,例如佝僂病,站立過早,外傷,媽媽體內并沒有遺傳畸形的致病基因,孩子是不會遺傳的。如果父母羅圈腿是由于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或遺傳性骨發(fā)育異常,孩子有可能會遺傳。不要低估寶寶的模仿能力,有些寶寶雖然沒有任何疾病,但有可能會模仿家中有羅圈腿大人的走路姿勢。尿不濕會導致羅圈腿嗎?用尿不濕導致孩子羅圈腿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(jù)的,但是對于開始愛爬愛學走的寶寶,建議用襠部窄的拉拉褲和成長褲并勤換,盡可能讓孩子行動自如一點。寶寶羅圈腿如何矯正?在3歲以下的嬰幼兒中,羅圈腿相當常見;在3~4歲的兒童中,20%有輕度羅圈腿;到7歲時,這一比例下降到2%以下。
也就是說,羅圈腿絕大多數(shù)都會自行矯正。除了非常嚴重的畸形需醫(yī)學矯正外,其他的均可通過運動鍛煉來糾正或彌補。